服务热线:400-123-4567
当前位置: beat·365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京郊土特产“群像”调研:在乡愁里寻三亿体育新路

时间:2023-05-22 07:42:36 文章作者:admin 点击:

  三亿体育每一样土特产,都有着深厚的底蕴与人气。但“土”不代表不思创新,“特”不能放弃与时俱进,“产”不能只顾当下忘记长远。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京郊各区面临着不同的产业瓶颈,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谋划着各自的精彩未来。5月上旬,新京报记者多次来到田间地头,探访土特产发展“样本”在这个夏天的最新故事。

  因坐拥华北最大水库,北京密云对种植畜牧、工业发展等有严格限制,又因为生态环境优越,养蜂产业成为农业机遇之一,并被当地亲切地称为“甜蜜的事业”。密云区目前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区”,生活着12.35万群蜂群,占北京市蜂群总量的51.5%。5月10日,正午阳光直射地面,密云太师屯镇圣母山一处山坡上,蜂农李得山戴着老花镜忙碌着,汗水不断滑落。他57岁了,是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最年轻的蜂农之一。

  蜂农老龄化现象非常普遍。北京蜜芝耘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一姐说,目前有200余个社员,最年轻的蜂农50岁,年龄最大的快80岁。“再过五年、十年,谁来接现在蜂农们的班?”66岁的崔世贵是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员,他对蜂农群体不断后移的平均年龄线尤为焦虑。而罗其花是密云区园林绿化局蜂业管理站高级工程师,也是北京养蜂产业唯一的女博士,在她2014年的一篇调研报告中,密云区蜂农平均年龄是57岁。但如今,60岁就算“年轻”蜂农了。

  罗其花说,“养蜂行业比较辛苦,技术性强、生活单调枯燥,再加之收入不稳定,很多年轻人不愿养蜂。目前密云区内养蜂场基本以家庭结构为主,规模还是偏小,一个农户养殖100来群蜂,就算多的了。而世界上一些国家,一户家庭就能养殖上千群蜂。我们的规模化程度还差得很远。”

  但蜜蜂产业绝不仅仅是蜂蜜,在整个生态链条中,蜜蜂的地位举足轻重。按保守估计,蜜蜂促进密云区内农作物和果蔬增产的经济价值至少为8.5亿元。作为生态涵养区,发展“甜蜜的事业”,密云区是有决心的。

  密云区有以科普蜜蜂知识为主的博物馆、科普基地和公园,以蜂为主题的民宿也开始出现。密云目前有26个蜂业专业合作社,2022年10月,密云区联合区内合作社,成立了密云蜂产业联合社。“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成立联合社,一方面是为了打造区域品牌,让密云蜜蜂更加知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严格把关产品质量,讲好自己的故事。”罗其花说,密云区正着手举办一些大型国际国内的蜂业大会和文化节活动,在大范围内形成口碑传播。据悉,2023年,密云区已启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申报工作,目前处于收集、递交材料阶段。

  5月12日,唐静在蜜蜂产业园向游客讲解蜜蜂养殖过程。今年年初,她选择从市区一家文旅公司回到家乡附近的蜜蜂产业园工作。“我们这边产业链条比较全,既有养殖业,也有加工生产线和旅游产品,由此开始能吸引到一些高学历人群回乡。”吸引人才回流农村,是当地近些年在极力推动的事。赵一姐认为,“数字蜂场”或许是未来方向,目前她负责的合作社,在探索数字化智能养蜂模式。蜂农在手机上,可以随时看到蜂箱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准确掌握蜂群状况。“我觉得,当养蜂不再是一个繁琐的活儿,而且能挣到钱,一定是能吸引年轻人参与的。”她说。

  2023年,位于京北的草莓种植户刚刚经历了疫情之后的第一个草莓季。最新消息显示,今年一季度,昌平草莓的产值较上年增长了15%。昌平草莓产业化发展20年后,种植大棚稳定在5000栋左右。连续几年,约1500名种植户在各自的温室大棚中,为昌平草莓每年种出了超3亿元的产值。

  作为昌平农业最闪亮的名片,北京消费者几乎忘记了草莓是昌平的“外来户”。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到世界草莓大会落地昌平,再到连续七年举办北京农业嘉年华,专属北京冬季的这一口香甜软糯,距今也不过存在了二十余载。不能自主育苗,找高校攻克了;散户无序竞争,靠政策规范了;绿色种植推广,靠补贴引导了。昌平草莓产业化二十年,见招拆招,发奋自强,为本年度农业生产迎来开门红,再次展现了昌平草莓的韧性。

  5月下旬,昌平仍有草莓陆续成熟。在位于昌平区兴寿镇的北京金惠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洋去年种下的第一季草莓刚刚拉了秧,第二季投产的草莓苗就已挂果完成“接力”。2008年,昌平成功申办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杨洋就转行到了农业领域,15年后,她已经从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小白”,成为了副高级农艺师。除了核心产区兴寿镇,昌平草莓的种植地点还涉及了12个镇街,在昌平南口镇,北京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崔全胜种植草莓也是“半路出家”,入行的时间比杨洋还要晚上几年。

  5月,持续近半年的草莓季已经结束,但对昌平的草莓育苗企业来说,生产季才刚刚开始。在整个昌平,三分之一的草莓苗都出自于北京万德园,草莓苗的培育过程会贯穿从晚春至初秋的近半年时间。等到八月底、九月初,将有1300万-1500万株草莓苗,从位于北京昌平和赤峰阿鲁科尔沁旗的280个育苗棚走出,供给昌平以及全国各地的草莓种植者。“直至四五年前,我们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王红清教授团队的合作,才联合攻克了草莓苗脱毒的技术关卡。”也是从这个时段开始,整个昌平草莓产业位于产业链顶端的育苗技术,不再假手于人。

  在产业上,昌平的许多投入是“用在了里子上”。接受记者采访的草莓种植者都提到了“草莓生产用药补贴卡”,持有这张卡,种植者购买生物药剂补贴80%,化学农药补贴50%,购买如捕食螨类生物天敌的补贴高达90%,连购买授粉蜜蜂也能享受补贴。如果说短时间的补贴引导,只是让种植者们“向钱看齐”,那么当这种引导被长久持续,看得见的效益也让农户把培育优质草莓变成一种习惯。

  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产业科科长三亿体育、高级农艺师陈明远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补贴卡其实不只是为了吸引农户种植草莓,政策的目的更在于引导和规范。经过了三年疫情,种植者与合作社也在逐步完成从“等人来昌平摘草莓”到“送草莓出昌平”的销售思维转变。“接下来一段很长的时间里,还需要继续在产业链的两端下功夫。”陈明远并不回避当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昌平草莓给消费者的印象比较松散,缺少代表性的企业和产品;当下昌平草莓的平均单棚产量,距离真正的高产还有差距。”陈明远说,这恰恰意味着,在产业链发展上,昌平草莓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以磨盘柿子闻名,其中被称作“中国磨盘柿第一村”的大峪沟村作为主要产区,产业辐射并带动了周边村庄。如今,大峪沟村种植磨盘柿已有630余年历史,近十万株柿子树在山头恣意生长,大山冬日里才有的那抹甜蜜,更是经由加工衍生了“磨盘柿冰淇淋”与更多衍生品,终于让这个北京老口味走出了季节限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家家户户都种柿子树。大峪沟村村民张进良在村内经营着一家磨盘柿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内共合作村内50余家种植户。“350亩山林,每年我们的柿子树最少能收获4万到5万斤磨盘柿,一年就能卖出十几万斤柿子。”

  张进良自小就在村庄长大,磨盘柿的特殊滋味贯穿着他的童年、青年时光,他如今是大峪沟村的磨盘柿种植状元户,每年的柿子都提前被来客预订售空,“村里家家都能靠卖柿子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这是北京名副其实的“土特产”,在明万历年间编修的《房山县志》中就有专门记载。2001年,房山区则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中国磨盘柿之乡”。

  收获期短、储藏期短,过去秋末冬初柿子上市期就成了大峪沟村一年四季中最热闹的时候。“有些人喜欢看看山水,就来我们村里转转,住上一个周末,放松一下。”杨旭东是大峪沟村村主任,他也有一片将近50亩的柿子树林,“后来就有人做一些民宿,搞一些农家院和采摘体验,把经济带起来。”

  但季节限定,却也限制了磨盘柿走出乡镇。张兵就是在这时抓住机会的,作为张坊镇人,2011年张兵创办了磨盘柿加工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最终张坊镇推出了独一无二的磨盘柿加工方式——将磨盘柿加工成冰柿,类似于冰淇淋的口感,“加工后的磨盘柿,口感绵密,汁水甜丝丝的,现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我们的冰柿产品。”一个柿子,就是一个冰淇淋,进入市场就能卖20元,“可以说,只靠冰柿这一加工产品,我们就打通了一条全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并非没有瓶颈。“我们村现在常住人口不到700人,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人们老了三亿体育。”不愁卖的磨盘柿,却只有老人来干活,这是最让杨旭东头疼的事。

  或许磨盘柿还有更年轻的未来。去年,大峪沟村村集体招商引资和酒厂合作,推出磨盘柿柿子酒、柿子醋等副产品。杨旭东的新点子很多,一想到什么就会和村书记讨论。村书记苏月华是张坊镇里最年轻的书记,他对磨盘柿产业的发展升级极具热情,此前富硒柿子林的打造,就是他一手做起来的。他还希望在村庄里建设一座富硒柿子主题公园,这里不仅要有展示,还要有各种互动项目,并对中小学生开办社会大课堂,“要让大峪沟村的柿子走向全国,让柿子文化走向世界。”

  有情怀的人们聚在一起,就是星辰大海。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也是土生土长的大峪沟村人,2019年,他回到家乡,在村子里组建了一个“柿乡情农民合作社”,在村庄开展了一系列农民培训。渐渐地,大峪沟村里建起了第一个精品民宿“博士小院”和“博士农场”。朱启臻和村民们致力于发展柿子产业,还要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同时开发了柿子酵素、柿叶茶、柿子宴等新项目。村里人说:“我们希望人们对磨盘柿给予更多的关注,这里有忘不掉的乡愁和家乡味道。”

  1995年出生在渤海镇渤海所村的李思鹏,是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明清板栗园的负责人,他从小对渤海镇的地域历史和板栗发展充满兴趣三亿体育,2017年,从音乐专业毕业后,仍选择回乡做板栗。这些年,他依托百亩明清板栗古树园,为游客提供了古栗树下“听故事”、板栗园中“赏美景”、板栗驿站“品美食”的特色旅游体验活动。

  怀柔区板栗技术试验与推广站一位技术人员认为,“怀柔板栗”作为一种在京郊长期知名的土特产,依托了怀柔区规模庞大的古树资源,这些古树最能证明怀柔区的水土环境是适合孕育板栗树的。

  对于李思鹏这样的年轻果树从业者来说,古栗树是向外人推荐家乡的名片。每棵古栗树,不仅能结出口感比新树更好的板栗,还是一段农耕历史的缩影,而怀柔有13万亩散生大树,有4.7万株百年实生栗树。在渤海镇和九渡河镇的长城遗址沿线数十公里,茫茫燕山植被之中,藏着4万株百年栗树,它们多生长在水源充足的浅山地区,见证怀柔板栗从燕山走向国际的历史。

  “为什么怀柔产的板栗,被放进了外面写有‘迁西板栗’的袋子?”去年9月下旬,游客孟先生在九渡河镇一个村集体合作社里,看到村民们将采下不久的板栗分拣后,迅速放进一个个写有“迁西板栗”的袋子里。

  在九渡河镇一家板栗合作社从事会计行业的白先生向记者解释说,怀柔板栗向来比较优质,而且产量比较大,远近有名,仅在九渡河村产量就上百万斤,但是镇上或者区里产销企业比较少,消化不了那么多怀柔板栗,所以大量的怀柔板栗会作为原料卖给河北迁西、遵化等地。

  但是,多位怀柔区村民告诉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怀柔板栗能卖到八九块钱一斤,许多家庭靠种板栗成为“万元户”。那会儿夜晚,山上的手电筒像萤火虫一样,人们连夜打板栗,从不舍得落下一棵没有采收的板栗树。好的怀柔板栗三亿体育,向海外出口。

  “那会儿的市场环境,可以让单一种植业发展得很好,但现在市场需求变了,企业在产品塑造和品牌经营模式上需要创新。”李思鹏认为“怀柔板栗”在当下有一个产业转型机遇,就是要将板栗产品变得更丰富,板栗可以做糕点、做小零食、做果酱,甚至可以做休闲文化园,“人们应该以新的方式讲述怀柔板栗的故事。”

  “在这三条生产线上,我们每天可以加工生产十万袋板栗小零食。”5月12日中午,在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车间里,李思鹏向来参观的客人展示了全封闭油栗生产设备和整套全自动流水线。在明清板栗园里,合作社建立了智能种植系统,整片林区的湿度、温度、病虫害等可实时监控,什么时候该打药、施肥、浇水,都有数据系统实现自动分析。

  作为怀柔地区板栗产值最大的合作社之一,李思鹏介绍,目前合作社深加工占比达到50%左右,带动年产值增至3000万元,年增速达30%。社员的数量从一开始的103户发展到现在的830户,近年来带动栗农增收上千万元。

  为保证果品质量,加入合作社的栗农要按照统一的标准种植和采摘,合作社为栗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借助好的产品,李思鹏建立了大部分由“95后”年轻人组成的运营团队,将食栗仁、栗蓉、栗子糕点等产品,通过线上旗舰店、社区团购、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推向市场,在行业内建立了知名度,也成为北京稻香村等品牌的供应商。

  “我觉得要将‘怀柔板栗’的故事讲好,并形成一个文化品牌,产品仍是核心。我们做过调研,现在的人们,对板栗口感更加注重,所以在种植、加工方面,我们加大了科技投入。等到产品够好,才能围绕产品创造附加值。”李思鹏最近在忙着为明清板栗园搭配旅游设施三亿体育,这里将成为既能吃板栗食品,又能感受栗农文化的休闲庄园。


标签:园林

【产品推荐】